欢迎访问中国书画青岛艺术交流中心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名家展示 > 正文
名家展示

杨僖宏

更新时间:2016-03-15 10:33:30点击次数:3960次字号:T|T
相关介绍

杨僖宏,1975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课程班。近读僖宏新作,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行云流水画兰竹,枯湿浓淡任所之。有碧潭空灵,清泉流石之感叹。所谓"潇湘斑竹千滴泪,不可一日无此君"。她的这些画,尽是性情之作,有儒雅之气,譬如心灵之美,使我顿觉与王安石之诗暗合:"墙角数枝梅,凌空独自开。

杨僖宏绘画辑评

 

近读僖宏新作,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行云流水画兰竹,枯湿浓淡任所之。有碧潭空灵,清泉流石之感叹。所谓“潇湘斑竹千滴泪,不可一日无此君”。她的这些画,尽是性情之作,有儒雅之气,譬如心灵之美,使我顿觉与王安石之诗暗合:“墙角数枝梅,凌空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艺术创作最难得的是情真意切,出自天然。对僖宏的画应作如是观。

—周韶华

 

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杨僖宏女士及画,虽接触不多,但从其画中所流露出的雅静之气与淡淡书香就可以看出作者的修养与气质。作为女性情感世界中特有的丰富与细腻和极具个性化的巧思与才情,使杨僖宏的画具有了一种似幽兰般的魅力。画如其人,杨僖宏的画构思巧妙、造型简洁、用笔沉稳、墨色清丽、内容贴近生活,观后回味无穷。画中不媚、不俗、不骄、不燥,自然随性的格调清晰可鉴。这样的画不仅需要有天资、学养,还要有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度体验与感悟才能画出来。

—王书侠

 

初见杨僖宏的写意花鸟画眼前一亮,更得知其为一女性画家时便惊愕不已。

僖宏的花鸟画已有相当功底,每一幅都会让人有素月流辉之感。那天真去雕饰的意趣,疏朗存灵秀的意态,明镜荡秋潭的意境无一不桂桡兰舟,梅杪映水。眠琴在膝,而寓之于月,得之于心,发之于情,终之于笔墨泼洒之中。

她的花鸟画会使读者感到神和而气闲,静若处子,畅和而易简,妙化心移。她素琴在怀,曼妙轻抚,于柔腕缓指按捺拔揉之间“香消炉中,不火而薰”。依依然显得那么理性、文气。僖宏是女性,她的花鸟画似乎将所有女性美娓娓道来,让人们感到亲切、爱恋,于情于心清澈了许多。

—子牧

 

中国的写意花鸟画是很重视情趣的,这里的情趣是指笔墨情趣(笔墨在中国画中具有独立的欣赏性)和文化情趣的完美结合。需要作者有着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和对中国文化较深的储存和理解。在杨僖宏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对笔墨的把握运用能力和在儒释道中国文化学习和理解上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运笔灵活洒脱而不失法度,用墨淋漓畅快而不失气韵,画中内涵隐喻且雅健清逸。

杨僖宏擅画小品画,然小品画绝不是草草几笔,玩弄笔墨。小品画并不易画,它是笔墨和文化浓缩的结合,简约而不简单,概括而不草率,小中见大,讲究艺术品格。我曾在自己的一幅作品上题曰:“人不在其位高低,画不在其幅大小,有品则尚。”杨僖宏的小品画,有情有意、有趣有味,犹如一杯清茗,可以慢慢去品,并感受出她的那种丝丝的禅意。

杨僖宏的画当属传统类,她的作画是坚守一个“写”字而不是描绘和制作。一部分人一谈传统便认为是旧,是保守,于是东借西鉴,重于制作而谓之现代精神。他们的探索是值得赞美的但却忽视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丢掉了中国画的根。我认为这种“新”是表层的新,杨僖宏的画是把传统赋予了时代精神,因此她用现代人对造型和笔墨的新认识来重新创作,因此她的画虽“旧”而“新”。这种新是内新,这对于业内一直讨论而无统一认识的“传统与创新”四字些许有所启迪。

—刘世骏

 

 杨僖宏长于淡墨写意,且惜墨如金,力求通过简约的笔墨,表现出物象的质感、骨感和内在肌理,丰盈形象,彰显文脉,传达心意。这或许跟她痴爱八大的绘画有关,但她学八大不是只着眼于笔墨技巧的学习,而是追求简约笔墨下精神意蕴的传递。因此,同样是悬崖孤鸟的构图,心境不一样,笔墨性情各异。相似的线条律动着不一样的心绪,相近的墨点是全然不同的解读。都是鸟儿,前者羽翼紧裹,瞪着白眼,孤愤傲世。后者羽翼舒展,双目远眺,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她作画,都是由感而悟,由悟而动,强调意在笔先,因意成像,以像达意,将笔墨技巧融进自己的激情和意趣。尽管有的作品未必遂愿,但她追求艺术的格调不落俗套。在美学的追求上,杨僖宏有很强的撷取能力,她善于把控最具本质的东西大胆地变形或主观夸张,使其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从她笔下的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鸟、鱼、鸡、鹅等物象上,可窥一二。

  一个好画家,她的作品一定会有现实的针对性,但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而是对生活的抽离和升华,是对生活的高度总结,就像在生活的砂矿中提纯出黄金和钻石。

—胡考绪

责任编辑:宋建华

 

  • 游客

    美女画家

    2018-06-25 11:22:51
1 条评论
不想登录?直接点击发布即可作为游客留言。